北极区曾一度被认为是禁闭之地, 如今已被破冰船凿开了通道; 一支鲜为人知的先进船队正在重新塑造着北极区的 地理和地缘政治景象。
波罗的海绵延数十万公里,表面覆盖着一层1.5米厚坚不可摧的冰层,如钻石般闪着银光。它面积广袤、环境险恶,令大多数海洋船舶望而生畏,但却是北极破冰船的一个天赐训练场。
随着 北极区商业航运、地理研究、甚至是旅游业的不断增加,破冰船,一种专门为攻破厚积冰层而设计的特别加固钢壳船,已经为通行凿开了航行通道。
破冰过程采用的是相当原始的破冰技术。破冰船呈弧形的光滑底部采用高性能钢板制造,这种高强度、高韧度的材料是破冰产业诞生以来便不可或缺的材料。破冰时船体将滑行到冰块表面,由其巨大的装甲腹底将冰块碾碎。
碾破高压冰冻表层需要厚度约为48毫米的高性能钢板船体和一条厚度5-7毫米的不锈钢钢带以防止生锈和磨损。更为精锐的型号建造有内置系统,可以对冰面喷射泡沫,以减少阻力和摩擦。
大多数破冰船都是在芬兰西海岸波的尼亚湾开展测试,该海湾一年中六个月大部分面积 都覆盖着平片冰。在这里开展测试是因为该海湾适宜开展测量和测试,不过大多数现代型号的破冰船则是专门针对 切破更为坚硬的多脊冰进行设计——多脊冰基本上是如小山丘大小的冰群。
若一艘船舶搁浅在冰原中,锋利的冰脊将切入船体。如果船舶搁浅时间过长,这些恶劣环境将造成压缩应力,意味着采用高性能钢板变得尤为重要。
“覆盖船体的抗冰列板采用高强钢和耐酸复合钢制造,相较常规抗冰列板减少了养护需求。”
在全球大约110艘破冰船的船队当中,新型号破冰船除了主要功能之外,还可以协助搜救、科学和石油勘探、溢油应急反应和应急牵引。俄罗斯对石油的探索意味着该国是最大的破冰船制造国家之一。
芬兰是另外一个制造破冰船的国家。继揭幕全球第一艘北极星(Polaris)环保破冰船之后,芬兰破冰船队吸引了公众的关注。Arctia耗资1.45亿欧元打造的尖端北极星号破冰船全长110米、重9300吨、最大航速17海里,是第一艘采用液化天然气的破冰船,象征着整个行业对在北极区使用重质燃料态度的转变。
Arct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ero Vauraste表示: “北极星代表了新一代破冰船,支持禁止在北极区使用重质燃料的议案。”北极星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第3级排放限制,Vauraste相信,采用“绿色能源”驱动的船舶最终将成为行业标准。“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成为全球最环保破冰船的所有者。我认为液化天然气的使用以及内置1300平方米的 润滑油再生系统是我们行业具有良好成本效益的前景。”
北极星采用双引擎,液化天然气引擎可以支持航行10天,之后切换为低硫柴油引擎,继续航行20天,之后返回海岸续加下一个月的燃料。虽然,相较矿物燃料驱动的破冰船三至四个月的持久力而言,这不值一提,但是,该船舶是为整个海运业开发船上可再生技术的理想试验平台,因为无需留出额外的货物空间。
北极星是全世界最高规格的破冰船,其依赖先进钢材来攻破北极区不可预知的水域。北极星建造基地Arctech Helsinki造船厂项目经理Mika Willberg解释说:“覆盖船体的抗冰列板采用高强钢和耐酸复合钢制造,相较常规抗冰列板减少了养护需求。”
因为采用了三个功率强大的Azipod螺旋桨,北极星同时具备高度敏捷性。每个螺旋桨由四块大面积多方向不锈钢刀片构成,使船只能够在水体中灵巧地向不同方向 旋转200°。强有力的不锈钢螺旋桨和弧形不锈钢船体,结合尖端的控制系统和可再生能力,代表了破冰巨人的未来。高科技、尖端技术以及工艺最精良钢材的完美结合,将成为此种高坚韧材料持久耐力的伟大见证。